一、子宮肌瘤多大要開刀?子宮肌瘤幾公分正常?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若超過 6 公分,且生長速度較快,導致壓迫到其他器官,甚至出現其他藥物無法控制的併發症狀,醫師就會評估是否要開刀治療,以下提供更詳細的評斷標準供你參考:
- 子宮肌瘤 1~3 公分:症狀較不明顯,只需觀察即可。
- 子宮肌瘤 4~5 公分:可能導致懷孕機率降低,但若沒有壓迫到其他器官或引發出血等症狀,僅需定期追蹤狀況,不一定要開刀。
- 子宮肌瘤 7~8 公分:此時已有機率引發不孕或嚴重出血,甚至影響周圍器官的運作,對於小於 45 歲且離停經還有 5 年以上者,可以考慮開刀治療。
- 子宮肌瘤 10~20 公分:當子宮肌瘤成長至 10 公分以上時就會建議動手術,尤其對於未來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子宮肌瘤過大可能影響生育功能。
另外,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平均約每年 0.5~1 公分,但若肌瘤在短時間內急速增長,例如一年內增長 3~5 公分,或數月內從 2 公分長至 4 公分以上並持續擴大,則需要醫師進一步評估,確認是否有病變風險,並考慮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除了大小外,子宮肌瘤的位置也會影響治療方式與生育風險。常見的 3 種肌瘤類型,包括:
- 子宮肌層間肌瘤:長在子宮肌肉層內,是最常見的子宮肌瘤類型。若體積過大(6 公分以上)且會影響子宮收縮,可能壓迫子宮腔導致異常出血、頻尿或排便困難。
- 子宮黏膜下肌瘤:肌瘤生長於子宮內膜下方,容易造成經血過多,且因干擾胚胎著床,是對懷孕影響最大的肌瘤類型,可能會帶來難以受孕、流產、早產或是胎位不正的狀況。
- 子宮漿膜下肌瘤:位於子宮外側,向腹腔、骨盆腔外生長,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影響受孕,但體積增大時可能壓迫膀胱或直腸,影響生活品質。
若出現經血量過多、貧血、骨盆腔壓迫等明顯症狀,應及早就醫處理,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二、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嗎?不處理會怎樣?
根據研究報告說明,子宮肌瘤手術實施的判斷關鍵取決於患者年齡、是否有生育計畫及是否出現其他併發子宮肌瘤症狀,如經血量遽增、貧血、腹痛、頻尿或排便不順暢等等。一般情況下,有幾種情形建議直接開刀治療:
- 生長速度過快且懷疑有病變的可能
- 子宮肌瘤持續成長至 6 公分以上,且距離停經還有 5 年以上的 45 歲以下患者
- 因肌瘤過大導致膀胱、大腸遭到壓迫
- 肌瘤壓迫到輸卵管,可能導致阻塞而不孕
- 出現併發症狀且無法使用藥物控制,如經血量過多導致貧血
以下針對不同的狀況,提供治療方式與處理方式參考:
狀況評估 | 治療方式 | 適合族群與建議行動 |
肌瘤小於 4 公分、無症狀 | 定期追蹤觀察 | 每 3~6 個月安排 1 次超音波檢查。 |
子宮肌瘤 5 公分以下,有症狀 | 藥物治療 | 如果是黏膜下或靠近子宮腔的肌層間肌瘤,建議定期追蹤檢查,避免造成受孕困難、流產等影響。 |
有明顯壓迫或症狀(如頻尿、便秘、貧血) | 荷爾蒙藥物或微創手術 | 不論是否生育,建議優先控制症狀,避免生活品質惡化。 |
肌瘤持續增長(年增超過 2~3 公分)或超過 6 公分 | 考慮手術處理 | 年輕、未生育者建議在孕前開刀移除肌瘤,避免孕期間產生更多併發症,甚至導致流產或早產;若無生育計畫可考慮直接切除肌瘤。 |
三、子宮肌瘤手術類型、價格總整理
常見的子宮肌瘤手術類型包含傳統開腹式手術、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子宮鏡手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及海扶刀,每種手術的價格、適用範圍、傷口大小、恢復時間都有所差別,建議在施作前與醫師進行討論過後,再來決定要使用哪種手術進行治療。
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及腹腔鏡手術因有健保補助,價格約落在 18,000 到 60,000 元左右;而像達文西手術及海扶刀等較新型的手術,因無健保支助,自費價格約落在 150,000 到 200,000 元之間,具體的費用則依當下的實施狀況來決定。
以下為你整理更詳細的價格資訊表:
手術類型 | 手術費用 |
傳統開腹式手術 | 約 1.8~2.8 萬元 |
腹腔鏡手術 | 約 5 萬元 |
達文西手術 | 約 20~25 萬元 |
子宮鏡手術 | 多波光雷射約 10~20 萬元 |
傳統電燒約 1,000 元 | |
冷刀或速潔刀約 4~6 萬元 | |
子宮動脈栓塞術 | 約 4~5 萬元 |
海扶刀 | 約 20~22 萬元 |
四、子宮肌瘤術後影響及照護建議
根據不同的手術類型,恢復期也會有所不同,長至 6~10 週,短則 1 個月內,在此期間須細心呵護傷口並等待其癒合,若是出現疼痛、發燒、畏寒,甚至是傷口擴大或有液體滲出等情形,一定要立即回診查看。以下提供幾個子宮肌瘤術後照護建議:
(一)避免提取重物
手術恢復期間盡量不要提取超過 5 公斤的重物,若不得已則可使用束腹帶,避免傷口因用力過度而受到影響。
(二)減少劇烈運動或久坐
術後一開始可能連爬樓梯或走路都有困難,且久坐也容易引發充血,建議在手術結束約 2 週內可先減少此類型的活動,待傷口逐漸恢復後再從散步或伸展等較簡單的運動開始,切勿嘗試如跑步、騎腳踏車等激烈運動。
(三)每日清潔並檢查
一般來說,手術過後可能暫時出現少量的紅褐色分泌物,屬於正常現象,因此每天清潔外陰部時,可順帶查看是否有其他奇怪的分泌物,一旦出現異常請立即回診檢查。另外,手術恢復期間建議以淋浴的方式,並以乾毛巾清潔傷口。
(四)定期回診
術後最重要的就是定期追蹤檢查,以確保傷口正常癒合且未出現其他併發症,經醫師評斷後則可回歸正常生活。

五、 子宮肌瘤術前、術後常見 QA
Q1:子宮肌瘤會復發嗎?
子宮肌瘤手術後的復發率約為 15%,但在手術結束的 20 年內仍有 25% 的人需要重新接受手術。
Q2:子宮肌瘤手術可以只切除肌瘤嗎?會復發嗎?
若生長速度正常且無病變風險,可切除肌瘤並保留子宮,以維持生育功能,而若是未來沒有生育計畫則可考慮將子宮一併切除,避免子宮肌瘤復發等狀況發生。
Q3:動過子宮肌瘤手術,多久可以備孕?
子宮肌瘤手術過後建議休養至少半年,以等待傷口癒合,且建議以剖腹的方式生產,否則可能導致子宮破裂。
Q4:子宮肌瘤會消失嗎?一定要切除子宮嗎?
多數子宮肌瘤不會自行消失,但有些人在進入更年期後,因為女性荷爾蒙自然下降,肌瘤可能會縮小甚至停止生長。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肌瘤都會退化,因此在停經前仍需定期回診追蹤。
六、讓「手術一起 GO」醫生群幫助你評估是否執行子宮肌瘤手術!
你是否遇到以下狀況:
- 擔心子宮肌瘤手術會影響後續生育計畫,但是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
- 子宮肌瘤不斷復發,看了許多婦產科都沒有改善。
- 想要治療子宮肌瘤,但是不知道該用哪種手術方式、該找哪位醫生治療。
如果有以上子宮肌瘤狀況,婦科醫生推薦你「手術一起 GO」婦產科醫生群!手術一起 GO 專業醫生群能夠體貼患者面對手術不安的心,並提供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係,讓醫師諮詢不只是單方面輸出,而是能夠來回溝通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手術對於患者來說是人生中重大的決定,內心總有許多的掙扎和憂慮,這裡的醫生群皆擁有大量專業醫療知識,能給予患者充足的專業手術前知識與解說、提供多項安全有效的現代醫學治療方式,讓患者安心面對手術挑戰。
治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狀、緩解病痛、提升生活品質、讓生活回歸平靜。讓我們手術一起 GO,踏著堅定的步伐,攜手走向健康的生活!
手術一起 GO ,陪你安心面對手術挑戰!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