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如醫生】年輕女性新夢魘—子宮肌瘤提前光臨,真的準備好了?

【吳珮如醫生】年輕女性新夢魘—子宮肌瘤提前光臨,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作者: 吳珮如醫師 / 2024 年 5 月 23 日

子宮肌瘤是一種發生在女性子宮壁上的良性腫瘤。雖然屬於良性,但卻不容小覷,因為它的存在對女性的生理健康和生活品質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令人關注的是,最新的醫學研究數據顯示,患有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層正在逐步走向年輕化。越來越多30多歲的年輕女性面臨著罹患這種疾病的風險。

目錄

一、子宮肌瘤如何影響生活?

子宮肌瘤雖然不會像子宮癌那樣危及生命,但它所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卻給患者帶來了相當程度的身心困擾。典型的症狀包括經期過多出血、經痛、下腹部的沉悶壓迫感等,這些症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更值得重視的是,如果肌瘤的位置剛好位於子宮內膜下,那它就可能會阻擋胚胎著床的位置,從而增加流產或早產的風險,對備孕女性而言無疑是一大隱患。雖然子宮肌瘤發生惡性變化的機率不高,但畢竟也是無法完全忽視的。

二、子宮肌瘤爲何來勢洶洶?

導致子宮肌瘤發病率年輕化的原因,專家學者歸納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 荷爾蒙水平變化:女性在生育年齡階段,體內雌激素水平處於較高的分泌狀態,而雌激素正是刺激肌瘤生長的溫床。
  • 遺傳基因因素:部分女性天生就有利於肌瘤形成的基因,或者有肌瘤家族遺傳史,這使她們更容易患上此疾。
  • 不當的生活方式:經常服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中藥保健品或者長期攝入熱量過剩的高糖高脂飲食,都可能導致體內雌激素分泌旺盛,從而增加肌瘤發病風險。
  • 環境中的雌激素物質:現代人難免會接觸到環境中的“外來”雌激素,比如一些塑化劑、農藥殘留物等,若長期攝入這類物質也會加大肌瘤發病機率。
  • 飲食西化:高糖高油的西式飲食習慣,會導致體重增加和代謝紊亂,間接影響和干擾體內正常的荷爾蒙含量,為肌瘤生長創造有利環境。

 

因此,對於年輕女性而言,一旦出現經期血量過多、月經周期紊亂不規律、下腹部隱隱作痛或有異樣壓迫感等症狀,都應該特別留意,及時前往醫院接受婦產科檢查是否患有子宮肌瘤。如果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的病史,即便暫時沒有明顯症狀,最好定期安排婦產科複查,有助於盡早發現及治療,避免錯失保留生育能力的最佳時機,同時也能預防一旦肌瘤長大可能會引發的併發症。

三、我們該如何預防?

改變生活方式也有利於減緩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具體可採取以下措施:

 

  • 儘量避免使用添加了環境荷爾蒙物質或外源性合成雌激素的化妝品、護膚品等用品。
  • 多喝開水補充水分,減少攝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並適度從事有氧運動等活動,以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體內荷爾蒙的平衡狀態。

 

通過日常生活小細節的調整,在相當程度上有助於控制子宮肌瘤的形成,為後續治療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年輕女性應當提高對子宮肌瘤的重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至婦產科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四、治療方法

一旦確診患有子宮肌瘤,及時採取有效治療是必要的。以台灣現階段來説我們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依據肌瘤生長的位置不同,其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以漿膜下肌瘤為例,常見治療方式的為“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手術切除術”,因為肌瘤生長的位置是由子宮壁向外突出生長,這種方法只需在腹部做幾個小切口,然後由醫師操作腹腔鏡器械或者是機器人手臂將手術器械進入腹腔,將肌瘤切除。相比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風險低。

 

另外一種為黏膜下肌瘤,肌瘤是由子宮壁往子宮腔內突出生長。由於位在子宮腔內,可以利用子宮鏡搭配其他能量設備或器械進入子宮腔內將肌瘤切除。傳統搭配的能量設備為電燒,利用電產生熱能將肌瘤切除,但缺點是熱傷害較大且切割較不精準,對於子宮內膜的破壞較高。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是使用「多波光」雙波長鐳射進行切除手術。

五、「多波光」雙波長鐳射切除手術

「多波光」雙波長鐳射切除手術的原理,是利用兩種不同波長的雷射光線準確切割肌瘤組織,同時能有效保護周圍正常子宮內膜。

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先利用子宮鏡進到子宮腔內找到肌瘤位置。接著利用「多波光」鐳射精準切割肌瘤。由於子宮鏡是使用陰道的自然孔進到子宮腔內,不同於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所以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同時,「多波光」雙波長鐳射的高精準度,能夠完美切除黏膜下肌瘤,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遭正常組織,大大減低了不孕的風險。

六、結語

最後,提醒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們,有相關症狀應該及早就醫,千萬不要以為拖到更年期症狀會自行緩解。應該注意自身的健康,定期婦產科檢查,生活作息要規律,孕前要先檢查有無肌瘤,才能及時就醫、及時治療,一起遠離子宮肌瘤!

 

👉 延伸閱讀:子宮肌瘤症狀有哪些?子宮肌瘤多大要開刀?檢查與治療方式分享!

關於作者
Picture of 吳珮如醫師
吳珮如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教學主任

推薦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