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煥文醫師】兒童自發性氣胸:症狀、診斷與最佳治療方法詳解

【蔡煥文醫師】兒童自發性氣胸:症狀、診斷與最佳治療方法詳解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突然多了一些胸痛青少年來急診。胸部X光一照,就診斷是自發性氣胸。很多家長問我:「我家的小孩沒有撞到外傷、也沒有抽菸,那要看哪一科?要開刀嗎?」這裡就跟大家聊聊什麽是自發性氣胸。

目錄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突然多了一些胸痛青少年來急診。胸部X光一照,就診斷是自發性氣胸。很多家長問我:「我家的小孩沒有撞到外傷、也沒有抽菸,那要看哪一科?要開刀嗎?」這裡就跟大家聊聊什麽是自發性氣胸。

一、什麼是氣胸?

氣胸是指不正常的氣體堆積在肋膜腔。肋膜腔位於胸壁及肺臟之間,正常情況下沒有氣體,只有一點點液體幫助肺臟吸氣吐氣的潤滑。如果有空氣跑進去,就稱為氣胸。這些氣體會擠壓到肺臟,使其無法擴張,造成胸悶、胸痛等症狀。如果氣體過多擠壓到心臟,就會形成張力性氣胸,可能導致休克或死亡。

二、氣胸的原因

氣胸大致上可分為幾種:原發性、繼發性和外傷性。原發性是指原本肺部健康的人得了氣胸。繼發性則是肺部已有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肺結核或腫瘤等原因造成的氣胸。外傷性則是由外力如毆打、車禍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胸部撞擊所致。此外,還有新生兒氣胸和月經性氣胸等特殊類型。

三、自發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氣胸,主要原因是肺部有異常的囊泡(Bleb)破裂導致。約75-80%的囊泡位於肺尖。每年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男女比為6:1。好發於15-40歲,尤其是瘦高男性及吸菸或接觸二手菸者。

四、常見症狀

典型症狀包括:

  • 胸悶、胸痛:90%患者會出現這些症狀,疼痛一開始是尖銳的,尤其在吸氣時,之後轉為鈍痛。
  • 呼吸困難:80%患者會出現此症狀,特別是當氣胸體積超過40%時。
  • 休克:3%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尤其在漏氣越來越多時,胸內壓增加,縱膈腔移位,壓迫到心臟造成靜脈 血無法回流,變成危及生命的張力性氣胸。

五、如何診斷

醫生通常會透過病史詢問、身體評估和影像來診斷。身體評估包括呼吸音降低甚至聽不到,扣診的回響則像打鼓。影像方面,大部分情況下一張胸部X光就能看到氣胸的範圍。如果緊急時,會使用超音波。必要時或復發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

六、治療方法

治療會依照病患的症狀、氣胸範圍的大小、發作次數及生活性質而定。

 

  • 保守性治療:適用於症狀輕微且範圍小的病患(<2cm 或 <20%)。可先以吸氧氣加速肋膜吸收氣體,並追蹤胸部X光。如果氣胸範圍沒有擴大,則可出院回門診追蹤。
  • 胸管引流:適用於症狀明顯、氣胸範圍中等或吸氧氣治療下仍持續擴大的病患,成功率約7-8成。
  • 手術治療:18歲以下病患通常由小兒外科醫師進行手術。目前最有效降低再發的方式是胸腔鏡微創手術,將病灶處切除後自動縫合。手術傷口約三個小於1公分的小洞,恢復快,術後疼痛較輕微,住院天數少,併發症及復發率低(1-3%)。
 

 目前手術適應症為:

    • 第一次發作, 持續漏氣5天
    • 復發
    • 同時雙側氣胸
    • 氣血胸
    • 張力性氣胸
    • 職業需求(飛行員, 潛水夫)
 
  • 沾黏藥物注射適用於不適合手術的患者或反覆氣胸的患者. 置入胸管後, 注入化學藥物使其沾黏

七、預後如何

分為無手術後和有手術後. 研究顯示, 無手術後的自發性氣胸患者, 兩年內的復發率為至少25%. 若2次氣胸, 則復發率為60%. 而接受手術後的患者, 則可將復發率降低至3%.

八、預防復發

  • 戒菸, 或遠離二手菸害
  • 避免劇烈運動
  • 避免處於壓力差環境, 如: 搭乘飛機, 深海潛水, 高空彈跳
  • 保持良好生活作息, 不熬夜
  • 出門戴口罩, 避免呼吸道感染

如果您的孩子為高瘦的國高中男性,且出現胸悶, 胸痛, 呼吸困難等症狀, 要非常小心, 應儘快至設有小兒外科之醫療院所就醫。

現職: 輔大醫院外傷科主任/輔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亞東醫院外傷科暨小兒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主治專長:

  • 小兒腹腔鏡手術:闌尾炎、腸套疊、嬰兒胃幽門狹窄、胃腸穿孔、膽管囊腫、道閉鎖等
  • 小兒胸腔鏡手術:氣胸、膿胸、部份肺切除
  • 膀胱輸尿管逆流矯正

👉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
醫師專題
最新文章
子宮肌瘤的症狀與早期發現方法:保護女性健康的關鍵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影響約20-80%的女性(依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數據)。雖然大多數子宮肌瘤無症狀,但了解其症狀並及早發現,能顯著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生活品質。

肺癌治療全解析:冷凍治療原理、優勢、手術比較、費用與術後護理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治療方式多樣,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近年來,冷凍治療(Cryotherapy)作為一種新興微創療法,逐漸受到重視。本文將為您介紹肺癌的常見治療方式,深入解析冷凍治療的優勢,並比較其他手術方式,同時探討費用與術後護理,幫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治療選擇。

肺癌深度解析:早期症狀、診斷與預防策略|衛教指南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早期發現能顯著提升存活率!本文由醫療專家撰寫,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深入解析肺癌的徵兆、診斷技術與預防策略。想知道如何保護你的肺部健康?立即閱讀,掌握關鍵知識!

子宮鏡檢查前必讀:流程、適應症與注意事項一次了解

子宮鏡檢查是什麼?誰需要做?本篇完整解析檢查流程、適應症、風險與術前術後注意事項,讓妳安心了解婦產科醫師為什麼會建議這項檢查。子宮鏡常用來檢查用於檢查子宮內膜癌與癌前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沾黏(Asherman’s syndrome)、黏膜下肌瘤、子宮畸形(如子宮中膈)等疾病

健康Go影音
聯係我們

立即加入Line好友

您術前最可靠的好朋友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