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症狀有哪些?醫師解析痔瘡症狀4等級、原因和治療方式
目錄
一、痔瘡是什麼?為什麼會長痔瘡?
(一)痔瘡是什麼?原來痔瘡不是後天長出來的!
「痔瘡」除了是我們常聽見的一種疾病之外,其實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醫學上稱做「肛門軟墊」(Anal cushions)。肛門軟墊就像是肛門的塞子,能幫助肛門關得更緊,避免體內的「液體」或是「氣體」意外洩漏。但如果肛門軟墊內部腫脹或是血液流動變差,就會形成讓人不舒服的「痔瘡」疾病。
(二)形成痔瘡原因有哪些?
1.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有些職業會需要久坐、久站或久蹲,而這些姿勢長時間下來會增加肛門附近的壓力,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讓血管充血、腫脹,形成痔瘡。
2. 不良排便習慣
便秘在排便時需加強力道,過度用力容易增加肛門血管壓力;腹瀉則會頻繁刺激肛門附近皮膚,2 種不良排便習慣都會使肛門軟墊腫脹,久而久之形成痔瘡。
3. 家族影響
目前痔瘡遺傳在醫學上尚未有定論,根據臺大醫院〈痔瘡與日常生活保健〉電子報說明,痔瘡並不是先天性遺傳疾病,但是推測家族成員因為生活與飲食習慣相近,若有其中一人得痔瘡,其他人也可能因為生活與飲食習慣一樣,而導致得痔瘡的風險增加。
4. 長期臥床者
長期臥床的人因為活動量少,血液循環不佳,特別是下半身血液容易滯留,這會導致肛門血管的壓力增加,形成痔瘡。
5. 懷孕
懷孕期間子宮會壓迫到骨盆區域,影響血液回流,容易導致痔瘡。此外,根據《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期刊的〈孕期的便秘、腹瀉和痔瘡症狀〉研究說明,有三分之一的孕婦會在懷孕後期有便秘狀況,連帶出現痔瘡的相關症狀,因此推測孕期的痔瘡形成和便秘是有關聯性的。
6. 有吸菸、酗酒習慣
吸菸和酗酒會使身體容易上火,影響血液循環功能,增加痔瘡得病的機率。
7. 肝臟疾病患者
肝臟疾病患者可能因血液回流受阻,導致肛門靜脈壓力升高,從而更容易形成痔瘡。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肝硬化與痔瘡〉研究中也提到,肝硬化患者有痔瘡疾病的比例為 40~44%,風險較高。
8. 飲食與作息不良
缺乏水分和纖維會導致便秘,而常吃辛辣食物則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瀉。此外,熬夜和不規律的作息也會影響腸胃功能和血液循環,促使痔瘡形成。
二、內痔、外痔分不清?3 大痔瘡種類一次看
痔瘡位置以肛門齒狀線作為分界線,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3 種。
(一)內痔
內痔是在肛門齒狀線以內、直腸內部形成的痔瘡,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但可能導致排便時出血。此外,內痔會隨著病情加重而體積變大,如果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無法推回,會導致劇烈疼痛感出現。
(二)外痔
外痔是在肛門齒狀線以外的痔瘡,通常會引起疼痛或有異物感。平常較不容易出血,但是如果頻繁摩擦導致出血、引起血栓,就可能變成「血栓塞性外痔」;若外痔脫出肛門外,形成「脫垂性痔瘡」,就會在排便或是坐下時感受到持續性的疼痛。
(三)混合痔
混合痔是同時有內痔和外痔,意思就是肛門內外都有痔瘡。這種痔瘡可能會有內外痔的雙重症狀出現,如內部出血和外部疼痛。
三、痔瘡症狀有哪些?痔瘡嚴重程度分 4 級!
(一)外痔、內痔症狀有哪些?
外痔症狀
- 肛門處因為痔瘡而有搔癢與灼熱感。
- 肛門附近有明顯腫大異物感。
- 痔瘡附近有劇烈疼痛感。
內痔症狀
- 排便時因為痔瘡血管破裂,經常流血,排出血便。
- 痔瘡脫出時會有塊狀物從肛門凸出來。
(二)痔瘡依照嚴重程度分 4 等級
第 1 級:排便的時候有少量出血,偶爾有搔癢感和分泌物,痔瘡沒有脫出肛門。
第 2 級:除了出血以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是隨後又會自己縮回去。
第 3 級:痔瘡體積持續變大,排便的時候會脫出肛門,且需要用手指把痔瘡推回去。
第 4 級:痔瘡完全脫出肛門,且無法用手推回去。
四、痔瘡會自己好嗎?痔瘡診斷與治療方式介紹
基本上小型痔瘡有很微小的概率會自己好;大型痔瘡自行痊癒的可能性更低,建議無論是小是大,都讓專業醫師來評估檢測、規劃療程,早日擺脫痔瘡更舒適安心!
(一)痔瘡檢查方式有 3 種
那麼有痔瘡問題要看哪一科?怎麼檢查?如果發現有痔瘡問題,要看大腸直腸科門診進行檢查與治療,由於痔瘡大多位於肛門到直腸齒狀線上幾公分內,基本上以肛門鏡檢查即可,使用到更深入內視鏡的機率不高。常見痔瘡檢查方式有以下 3 種:
🔎視診
視診是醫生用肉眼檢查肛門外部,看是否有痔瘡或其他異常,主要觀察外痔或肛門周圍的皮膚問題。
🔎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是醫生用手指輕輕伸入肛門內部,感覺是否有異常的腫塊或痔瘡。這個方法能幫助檢查內痔和其他肛門內部的問題。
🔎肛門鏡
肛門鏡檢查是使用一個小型的管子插入肛門內部,讓醫生能透過螢幕直接看到肛門內的情況。這個方法能夠更清楚地檢查內痔和其他肛門內部的異常狀況。
(二)痔瘡一定要做手術嗎?一張表看懂痔瘡治療方式
大部分輕微的痔瘡患者可以依靠保守治療痊癒,然而較嚴重的痔瘡則可能需要動手術。因此,有痔瘡的症狀還是建議接受專業醫師的檢查和治療,確保病因和身體狀況比較保險。
以下為依照嚴重程度對應的治療方式:
適合對象 | 治療方式 |
|
|
|
|
|
|
五、如何預防痔瘡?痔瘡飲食禁忌&生活習慣告訴你!
(一)預防痔瘡的 4 個日常好習慣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廁所,無論是否有便意,都能形成「到了洗手間就是要排便」的制約心態,幫助腸道保持規律,預防痔瘡的形成。
✅規律運動
保持每週規律運動,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此外,運動也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痔瘡的風險。
✅減少久坐久站
長時間坐著或站著會增加肛門的壓力,導致痔瘡。可以每隔一段時間起來活動、走動,或改變姿勢,幫助血液流通,減少對肛門的壓力。
✅避免邊上廁所邊滑手機、看報紙
在上廁所時,應避免長時間坐著滑手機或看報紙,以免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導致血液不循環,肛門靜脈產生壓力,最後形成痔瘡。
(二)預防痔瘡飲食這樣吃
平時應喝足 1,500~2,000cc 的水量,並多吃高纖或含水量高的蔬果,讓腸道保持暢通,規律排便。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的<算算看,您的每日膳食纖維吃夠了嗎?>衛教文章說明,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建議吃足 20~35 公克,而含有高纖維量的蔬果有:哈密瓜、木瓜、芭樂、奇異果、番茄、洋菜、昆布、木耳等。
此外,日常飲食也盡量避免精緻食品、高鈉加工食品或辛辣油炸物,以免導致便秘或腹瀉,增加痔瘡的風險。
六、痔瘡手術推薦「手術一起 GO」醫生群,陪你安心面對手術挑戰!
你是否遇到以下狀況:
- 上廁所經常排出血便,怎麼擦都擦不乾淨。
- 痔瘡反覆復發,如廁變成一件痛苦的事。
- 因為痔瘡而無法正常坐著,只要壓到就會痛。
如果有以上狀況,痔瘡治療醫生推薦你「手術一起 GO」大腸直腸外科醫生群!手術一起 GO 專業醫生群能夠體貼患者面對手術不安的心,並提供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係,讓醫師諮詢不只是單方面輸出,而是能夠來回溝通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手術對於患者來說是人生中重大的決定,內心總有許多的掙扎和憂慮,這裡的醫生群皆擁有大量專業醫療知識,能給予患者充足的專業手術前知識與解說、提供多項安全有效的現代醫學治療方式,讓患者安心面對手術挑戰。
治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狀、緩解病痛、提升生活品質、讓生活回歸平靜。讓我們手術一起 GO,踏著堅定的步伐,攜手走向健康的生活!
手術一起 GO,陪你安心面對手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