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煥文醫師】無肛症的旅途,因爲我剛好遇見你

【蔡煥文醫師】無肛症的旅途,因爲我剛好遇見你
無肛症(Imperforate Anus)是一種先天性的結構異常,發生率約為每5,000至7,000活產嬰兒中有一例。這種疾病主因是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肛門及直腸下段的形成出現障礙所致。

目錄

無肛症(Imperforate Anus)是一種罕見但必須及早處理的先天性腸道畸形,平均每 5,000 到 7,000 名新生兒中會有一位罹患。由於無法自行排便,患兒常需透過外科手術建立正常的排泄通道,才能回到健康軌道。本文將帶您全面認識無肛症,並分享真實案例與手術過程,協助家長掌握正確觀念與治療方向。

一、無肛症是什麼?有哪些臨床表現?

無肛症是指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完整的肛門開口。有些患者會出現小裂縫或膚色皺摺,有些則完全無肛門跡象。由於胎便無法排出,會造成腹脹、嘔吐,嚴重時甚至導致腸阻塞與腹膜炎等併發症,通常需緊急進行減壓造口手術

二、無肛症的原因與分類方式

無肛症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結構異常的綜合表現,常見於胚胎早期直腸與肛門未正常融合所致。根據腸道與皮膚距離遠近,可分為:

  • 高位型無肛症

  • 中位型無肛症

  • 低位型無肛症

治療方式因分類不同而異。例如低位無肛症大多可透過簡單手術處理,而高位與中位型則需更複雜的重建方式。

約有一半患者同時合併其他先天性異常,包含心臟病、脊椎裂、腎臟缺陷、食道氣管異常等,稱為 VACTERL 聯合畸形,因此初期診斷時需一併全面檢查。

三、無肛症案例分享:她的人生,因手術而重啟

去年的國慶日,我們醫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生命。這位小女嬰雖然外觀看起來有肛門的形狀,但卻沒有連接到直腸。經過檢查,她被診斷為中位型無肛症,並且合併腎發育不全

原本滿懷期待的爸媽在產後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傻眼,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我們安慰他們,同時啟動緊急減壓手術與後續評估。經過多次會診與計劃,孩子最終成功接受 PSARP 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目前也持續追蹤腎功能與發展狀況。

四、無肛症怎麼治療?從診斷到 PSARP 手術完整解析

診斷無肛症後,小兒外科團隊會進行完整的評估,包含:

  • 身體檢查與病史詢問

  • 腹部超音波、腎臟功能檢查

  • 膀胱直腸攝影(VCUG)

  • 電腦斷層或 MRI

  • 心臟超音波(若懷疑 VACTERL)

根據分類與解剖構造,治療方式會選擇:

PSARP(後矢狀肛門直腸成形術)

適用於高位與中位型患者,是目前常見手術方式。

單階段 Pull-through 術(APUR)

常用於低位無肛症,能在一次手術中完成重建。

手術目標是重建肛門與直腸通道,使患者日後能正常排便。過程中須精準分離肌肉、神經與腸道結構,並將肛門重建於正確位置。

五、手術後的追蹤與功能重建

有些孩子術後能恢復良好排便功能,也有部分孩子會出現:

  • 糞便滯留或便祕

  • 排便控制力不足

  • 輕微滲便

此時可搭配飲食調整、排便訓練,甚至考慮人工括約肌或灌腸計畫來輔助功能恢復。

部分女性患者如合併泌尿生殖道異常,未來也可能需要陰道重建,以保障生育與生活品質。

六、無肛症會好嗎?壽命會受影響嗎?

許多家長關心:「無肛症怎麼辦?孩子未來能正常生活嗎?壽命會受影響嗎?

事實上,只要及早手術、妥善照護、定期追蹤,大部分無肛症患者能像一般孩子一樣快樂成長。無肛症不會直接影響壽命,但需持續追蹤其他可能的合併異常。

六、醫師的期許:讓每個孩子都能重新啟動人生

對每一位新生兒與其家庭而言,無肛症的出現無疑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考驗。但透過醫療團隊的合作與家屬的信任,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重獲新生。

我們希望社會能給予更多理解與包容,讓這些孩子在手術後不只身體復原,也能心理健康地成長。

七、無肛症常見問題 FAQ

無肛症是什麼?

是一種先天性肛門與直腸未連通的結構異常,新生兒無法自然排便。

可透過手術重建肛門通道,並配合術後追蹤,大多能恢復正常排便功能。

是一種重建直腸肛門通道的標準手術,是否執行須根據無肛症的分類與嚴重程度決定。

不會直接影響壽命,但若合併其他器官異常,需妥善追蹤管理。

現職: 輔大醫院外傷科主任/輔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亞東醫院外傷科暨小兒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主治專長:

  • 小兒腹腔鏡手術:闌尾炎、腸套疊、嬰兒胃幽門狹窄、胃腸穿孔、膽管囊腫、道閉鎖等
  • 小兒胸腔鏡手術:氣胸、膿胸、部份肺切除
  • 膀胱輸尿管逆流矯正

👉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
醫師專題
最新文章
子宮肌瘤的症狀與早期發現方法:保護女性健康的關鍵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影響約20-80%的女性(依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數據)。雖然大多數子宮肌瘤無症狀,但了解其症狀並及早發現,能顯著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生活品質。

肺癌治療全解析:冷凍治療原理、優勢、手術比較、費用與術後護理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治療方式多樣,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近年來,冷凍治療(Cryotherapy)作為一種新興微創療法,逐漸受到重視。本文將為您介紹肺癌的常見治療方式,深入解析冷凍治療的優勢,並比較其他手術方式,同時探討費用與術後護理,幫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治療選擇。

肺癌深度解析:早期症狀、診斷與預防策略|衛教指南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早期發現能顯著提升存活率!本文由醫療專家撰寫,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深入解析肺癌的徵兆、診斷技術與預防策略。想知道如何保護你的肺部健康?立即閱讀,掌握關鍵知識!

子宮鏡檢查前必讀:流程、適應症與注意事項一次了解

子宮鏡檢查是什麼?誰需要做?本篇完整解析檢查流程、適應症、風險與術前術後注意事項,讓妳安心了解婦產科醫師為什麼會建議這項檢查。子宮鏡常用來檢查用於檢查子宮內膜癌與癌前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沾黏(Asherman’s syndrome)、黏膜下肌瘤、子宮畸形(如子宮中膈)等疾病

健康Go影音
聯係我們

立即加入Line好友

您術前最可靠的好朋友

粉絲專頁